科技启智,蜀韵探源 ——2025年凉山州青少年科学研学活动圆满举行
时间:2025.08.05    来源:无

2025年暑假如期而至。全面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的指示精神,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引导和激励对科学有浓厚兴趣的优秀青少年在实地科学实践中探究科学知识、锻炼科技技能、培育科学精神、树立科技志向,7月27日-8月1日,凉山州科协组织我州25名优秀科创少年赴成都开展了一段奇妙的科学研学之旅。

微信图片_20250805163152.jpg

 

本次科学研学活动以“科技启智,蜀韵探源”为主题。在为期6天的研学活动中,全体营员先后探访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杜甫草堂、武侯祠、四川科技馆、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都江堰水利工程、兴隆湖实验室等9个研学点位,通过丰富的课程内容和多样化的项目式学习,让科创少年沉浸式体验科技与文化的无穷魅力。

微信图片_20250805163154.jpg

 

在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合川马门溪龙骨架、大竹重庆鱼化石、隆昌铁陨石以及瑰丽的矿物宝石让同学们大开眼界;在杜甫草堂和武侯祠,同学们在诗词中一起追忆和体悟诗圣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的忧国忧民情怀和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诚品格;在三星堆,造型各异的青铜面具、高大神秘的青铜神树、精美珍贵的金器玉器让同学们惊叹古蜀文明的灿烂辉煌;在四川科技馆,机器人展馆内人机协同的工业机械臂和围棋AI对战,让同学们见识了人工智能的精准逻辑与创新边界;在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观摩世界首台电子计算机ENIAC的复刻模型和我国自主研发的量子通信实验装置,深入理解芯片作为“工业粮食”的战略意义,探寻其在集成电路微型化进程中的物理极限;在熊猫谷,参观大熊猫产房、大熊猫别墅,了解大熊猫的外部特征、生活习性、繁殖育幼、相关学术研究以及保护工作;走进都江堰水利工程,实地参观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了解都江堰的治水方法与科学原理,学习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历史、文化和工程技术;走进兴隆湖实验室光电科普馆,了解光学基本知识、光学发展脉络和光电科技的应用与艺术设计的融合……除了实地参观、聆听讲解和互动体验外,同学们还亲手绘制脸谱,用色彩勾勒出关羽的忠义、张飞的勇猛;动手制作李冰治水神器——杩槎,在传统捆扎技艺中探寻2000多年前古人的治水智慧;模拟考古发掘、制作青铜器和玉器,解锁青铜器失蜡法工艺和手工雕刻,触摸千年文明的脉搏……就在这样的学习与探索、动手与实践的过程中,课本上科学知识、历史文化变得鲜活生动起来,科学的兴趣与历史的温度,悄然走进了同学们的心里。

 

微信图片_20250805165725.jpg 

结营仪式上,营员们分享研学心得。有同学说三星堆的青铜器让他想当考古学家,有同学说电子科大的芯片让他立志搞研发,也有同学说都江堰的智慧让他明白“传统里藏着最牛的科技”。颁发证书时,每个人的笑容里都闪着光——这不仅是收获与荣誉,更是对“探索未知”的承诺与期许。

每一次探索都成为照亮未来的火种。 这场研学不是终点,而是启发科学兴趣、点亮创新火花的起点当凉山的科创少年带着这份好奇与勇气回到家乡,他们终将用创新笔,在属于自己的天地里,写下更多科技与人文共生精彩故事。


分享: